都说男人三十而立。三十岁于男人而言,是人生中的一道坎,慢慢褪去了稚嫩,走向了成熟,学会了稳重,懂得了责任,也更明白了自己要的是什么。
突如其来的决定,在平淡中投入了小石子
夏雷,即将步入而立之年,前29年人生与大多数人都差不多。1987年出生于舟山市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学到大学,从工作到生子,一路顺利的走下来。现在有着和睦美满的小家庭、待遇不错的安稳工作,生活平淡而幸福,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学习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的夏雷,大学毕业之后来到宁波,从最初的软件工程师开始做起,逐渐成长为独立带队的项目经理,8年的工作经历,让他掌握了过硬的技术水平、累积了丰富的产品开发经验。
曾服务过项目:
l 宁波高新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l 宁波市人才服务中心
l 九江中船仪表有限责任公司(四四一厂)
l 宁波市智慧城市规划标准发展研究院:
l 宁波欧上照明有限公司
l 宁波勤大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l ……
2016年11月,夏雷离开了干了近8年的老东家,毅然决然的来到了全致科技,挑起了产品技术研发的大梁。这一举动,在他寻常顺遂中的生活晕开了一个大光圈。
挑战与机遇并存,机会来了就要抓住
从前的公司同事关系、个人业务等各方面都已经很成熟、很稳定了,为什么就能说放下就放下了?
面对这样一个草根初创团队,未知的未来,风险巨大,为什么就如此决绝的要做?
其实很多人对于夏雷这一举动是不太能理解的,尤其是家里人对于此举的不赞同。
“说实话,在一个地方待久了再出来,本身就是个挑战,是个艰难的选择。但是刚刚好让我碰上了全致这个项目、这个团队,我是绝不会放弃的。”夏雷如是回答。
像多数IT男一样,夏雷腼腆而内敛,在曾经与他共事过的同学看来,他的某些观念与全致的创始团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于是在2016年秋天的某一天,夏雷与杨大鹏有了初次会面。随后的第二次与整个创始团队的约见,则让他全然抛开顾虑,下定决心加入进来了。
“最初听到这个项目的时候,就觉得产品模式很独特,包括三位创始人对物流行业的解读,也有着不同于外面的独到见解,这些都挺吸引我的。”
但让他最终下定决心的是却第二次的会面,他在三位创始人身上看到了一个领导层充沛的人格魅力,年轻又稳重,激进但有耐心,有魄力有远见……在他们身上夏雷看到了自己一直在追寻的东西——信念、果敢。
拧成一股绳,做企业螺旋上升的中枢
跟从BAT出来的大神相比,夏雷可以说是草根出身,没有一丝名牌的光环加持,即将面临的竞争对手很多都是BAT旗下的分、子公司,但在他看来“BAT在没有成为BAT之前,都是草根”。
2016年的湖畔大学公开课上,阿里巴巴参谋长曾鸣说,“企业之道最简单,就两个字‘人跟事’,这是一个动态的匹配。战略也好,管理也好,就是在找动态的平衡。刚开始阿里并不能找到很好的人,但是事情做好了之后,你会吸引更好的人,更好的人来了你能做更大的事情。这个本身就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这也是为什么一个企业内部一定会有新旧矛盾。因为你不可能有一步的人才到位,人跟事是一个动态的平衡。”夏雷深以为然。
所以当他开始组建研发团队之时,“不要名牌,要干实事,可以不是最好的、最专业的,但一定要以团队为核心,没有个人主义”。本着这个方向,他用着自己的专注度与信念四处网罗着志同道合的战友们,誓要将团队拧成一股绳的力量。
经过几个月的磨合,现在的研发团队虽然没有光环的照耀,但是他们坚持、团结、勇气,凭着对行业的独到解读,精诚合作、高度统一。
“很久没有这么足的激情和干劲了。”夏雷对于今后的团队管理和建设,还有着许多想法亟待去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