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电影《金刚狼3》的观众想必脑海中还存有这样一个场景: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都是无人驾驶卡车。现实中,无人驾驶卡车正越来越引发市场的关注,目前已经有成型的产品通过了测试,更多的产品在研发的路上。

早在3月8日,特斯拉全电动无人驾驶卡车Semi已开启了第一次运输,将一批货物从美国内华达州的雷诺运输到了加州的弗里蒙特,全程距离433公里,用时4个半小时

而中国的自动驾驶行业也正在跑出中国速度,越来越多的车辆类型已经加入到自动驾驶汽车的大家庭中。继跑上五环的百度无人车、在雄安新区惊艳亮相的智能扫地机之后,自动驾驶卡车也成为市场期待的焦点。


3-1_副本.jpg


4月12日,无人驾驶重卡HOWO—T5G(L4阶段)投入天津港试运营。这是一次由汽车制造企业、港口用户企业和科技研发企业合作的首度尝试。

5.16,在由国家发改委、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院等部门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上,江铃汽车发布JMC J-Pilot自动驾驶战略规划,携特定场景自动驾驶物流车亮相世界智能科技展

实际上,车企主导的无人驾驶重卡测试和运营已不再是新鲜事,但随着我国无人驾驶相关法规的出台,以及科技企业、资本等的纷纷介入,物流企业主导的无人化装备研究也进入了崭新的阶段。那么,从无人机到无人车再到无人驾驶重卡,无人驾驶技术的普及,将给物流企业带来怎样的便利呢?


3-2_副本.jpg


首先,最大的优点是能够极大的降低物流成本。在整个道路运输物流成本结构中,运输成本占到整个物流成本的比重基本上在50%~60%。其中,农产品及生鲜物流的运输成本更是达到60%。而整个运输成本细分下来,其中人力成本和燃料成本占到整个运输成本中的40%,因此能够降低这两项成本就能够将整个物流行业的成本大幅降低。无人驾驶卡车直接取代了司机的地位,人力成本直接降为0。而Benz提供的数据显示,应用无人驾驶技术的卡车在列队行驶的状态下能够节省7%的油耗。因此,采用无人驾驶卡车既可以降低人力成本也可以降低燃料成本,从而实现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

另外,无人驾驶技术的普及,能够大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有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有120万人死于汽车或与交通相关的事故,其中有93%是人为失误造成;而如果采用无人驾驶或者自动驾驶汽车,这一死亡数据将有望下降90%,只要通过雷达和探头,汽车就具有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能力,加上车载电脑和云计算做出准确判断,就能最大限度地杜绝人为操作失误带来的损失和伤害。与此同时,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交通拥堵也将有效降低。


3-3_副本.jpg


无人驾驶卡车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商用进程日益加快,同样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4月12日,由工信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制定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发布,标志着我国针对无人驾驶汽车测试有了一部总法规,该规范也在5月1日起正式实行。

规范发布后,长沙市政府首先响应,制定并发布了《长沙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3-4_副本.jpg


随后,北京、上海先后发布了地方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办法,划定了第一阶段开放测试道路,并发放首批测试号牌。重庆、保定也相继发布了相应的道路测试实施细则,河北、浙江、吉林长春、湖北武汉、江苏无锡等地已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积极推动半封闭、开放道路的测试验证。

擘画未来新图景,再启智能新时代。综合来看,在政策支持,产业链上下游通力合作,资本助力的情况下,人们普遍看好这一领域发展有着光明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