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今天的正题之前,小编先跟大家分享一个近期真实发生的案例:
近日,浙江台州公路管理高速路政人员接到一通奇怪的电话,是一名货车司机打过来的:“我的车正停在你们单位门口的收费广场上,超高又超重,我不拉又没办法,上路又提心吊胆,这样严重超载刹车都不灵,简直不顾我们司机的生命安全,这次我实在受不了!”经查实,这辆大货车装了满满一车的五金配件,超重13.8吨,超高40厘米,驾驶员吴师傅说:“这批货从温州拉到杭州装货的时候,货运站老板以解除合同来威胁,要求他必须出车,这样逼他装这么多,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从此报道中不难看出,虽然各地年年发布治超规定,但仍有很多司机迫于无奈地超载。中国的货车超载由来已久,背后的因素是很复杂的,明知不可违而为之,无非被逼,或者利益驱使。
一、被生活压力所逼 在今天的运输行业当中,由于市场经济的自然发展进入供大于求,供求失衡,造成了恶性竞争,恶性循环,以降低运费相互挤压,以多拉快跑相互残杀,很多卡车人被动成为超载一员,特别是后续加入者,更是被各种债务,家庭生活压力所逼,只能以超载求生存。如果你不随波逐流就只能被淘汰。其实,这正是卡车人的悲哀,却又有太多的无奈。 二、受利益驱使 这个其实很好理解,是人都会被利益诱惑。人家跑一趟有三千元可赚,我为什么同样跑一趟只赚一千?在利益驱使下,很多司机会铤而走险选择超载超重。 超载现象频出不穷,带来的忧患也是巨大的,据交通运输部门测算,车辆超限超载达到30%,公路养护费用就要增加200%;车主和驾驶员超限超载每盈利1元,就会造成公路损失300元。 对此,相关部门也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2004年,原交通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全国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在全国集中组织开展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成立全国治超工作领导小组。2016年8月19日,交通运输部颁布《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进一步加强治理超限超载。而就在刚刚过去的6月5日,全国治超管理信息化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表示,我国今后将充分利用科技信息手段,打造全国治超“一张网”,实现全国治超“一盘棋”。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王太在会上表示,构建全国统一规范的治超信息化平台,实现“全过程记录、全业务上线、全路网监控、全链条管理、全方位服务”的目标,是建立科学长效治超工作格局的重要抓手,下一步,将在顶层设计、实施标准、部省级工程建设、治超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等方面下功夫,综合施策,久久为功。 专家认为,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信息的互联互通,逐步将治超信息拓展到全国范围,建立数字化的治超信息共享系统,完善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将有助于真正实现全国治超“一盘棋”,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管理格局。 货车不用停车检测,执法人员就能通过技术监控设备获取货车的称重数据、照片、视频监控等资料,有效的遏制了“百吨王”的横行,减少了路上的危险、降低了对车辆的损耗,同时运价也能得到一定幅度的回升,这绝对是好事一桩。 此外,小编在此也提醒各位司机师傅以安全为重,切勿超载,想要营造良好的运输环境,离不开每个人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