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竞争特点是变化速度,而满足消费需求是永远不变的主题。
纵观世界上产业发展历史,一个成熟的企业都会经历供不应求时代、供需平衡时代以及供大于求时代。在供需关系演变的每个时代,企业都在“因时制宜”地调整自身的策略,以适应这个时刻在变化的供需变革趋势。
21世纪,企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适者生存,大多数企业已经开始从产业转型的角度来思考,将自身的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从衰退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并试图找到更加适合自身的长远发展之道。
英国供应链管理专家马丁·克里斯托弗的一句话在中国企业家间广为流传:21世纪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事实上,已经有很多企业开始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带领企业走上转型之路。
提到供应链转型,已经有很多学者和业内精英提出很多的工具和方法,但事实上,阻碍供应链转型的最大困难往往不在于“物”,而在于“心”。提升效率需要转型,转型需要投入,投入就存在着风险。畏手畏脚,不能主动出击的下场就是人工成本的逐年上升、竞争对手的步步紧逼、市场需求的升级变化……在新经济的挑战之下,不想被淘汰,企业转型供应链势在必行。
思深以致远,谋定而后动。意识到供应链的重要性远远不够,转型之前,必然要了解清楚供应链的本质含义。
什么是供应链?
是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供应链的本质是链接一切,降低系统成本,实现快速交付。这既是一种先进的战略思维、管理方法、协同体系和商业模式,也是由一个企业集群构成开放的生态。
有人给供应链做出了一个形象定义,全面的阐述了供应链链条上各个角色间的关系。
假如供应链是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生产企业构成树根;独家代理商则是主杆;分销商是树枝和树梢;满树的绿叶红花是最终用户;在根与主杆、枝与杆的一个个结点,蕴藏着一次次的流通,遍体相通的脉络便是信息管理系统。
供应链作为物流业的升级版,物流企业能否依托既有业务实现向供应链企业转型,这是新时代赋予他们的新选择、新机遇。
杰克•韦尔奇说过,“如果在供应链运作上不具备竞争优势,那么干脆就不要竞争。”物流企业向供应链转型,又能带来什么样的竞争优势呢?
01扭转企业经营下滑局面,发掘新的利润增长点。向供应链转型是企业应对现有的市场竞争和未来功能的综合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
02 塑造新的核心竞争能力,扩张发展的新外延。企业借助既有业务拓展供应链业务,既有利于增加市场份额,提高盈利能力,又可以从根本上重新界定核心业务,提供自我增长的机会。
03 降低流通成本,增强综合竞争力。据美国物流咨询公司研究,一个企业如果借助第三方物流规模效应可节省成本5%,如果从第三方物流延伸至整个供应链,可节省10%-20%的成本。物流企业积极向供应链转型,将开启庞大的外部世界和物流经济的增长,促进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对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
04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智能科技的成熟应用,为企业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撑。平台模式、O2O等新型商业模式的兴起,为供应链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转型的本质是跨界融合、是创新,以此来适应新的时代环境。物流企业向供应链转型,是物流的结构形态、运作模型和从业人员的观念发生根本性转变的过程。其关键在于要重新打造与供应链业务发展相匹配的核心竞争能力,尤为要做好供应链管理理念的对接,将其融入到“有形”的业务流程中去,逐步进化成企业先进的基因。
供应链即服务。中国企业要想在未来新型产业链和价值链中获得关键角色,必须提升供应链战略意识,运用各类数字化技术作为创新的工具,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合作创新和价值共创,最终形成“供应链+生态圈”。这将是企业转型的主流方向,也是当下供应链最新的创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