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近些年物流平台呈快速发展态势,但相对于中国庞大的物流市场规模以及众多的物流市场主体而言,物流平台的数量以及所占市场份额仍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发展,人们对于物流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未来核心竞争力不仅体现在产品的质量上,更体现在物流配送和服务质量上。如果不对自身物流平台的管理和重建,自身在物流上的优势就直接被竞争对手所取代。
物流平台是一股不容忽视的物流力量。物流平台是物流产业链的信息集散中心、交易匹配中心、履约控制中心、结算中心。物流平台一端连接着货主和物流需求方,一端连接着物流公司和物流服务方,物流平台拥有先天信息化强的能力,实现商流、物流过程、资金流的功能,是物流交易、过程、资金结算的大数据集散地。
物流行业互联网化大趋势下,物流平台,尤其是公路物流平台,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展开了不同模式的探索,也崛起了一批运营良好的物流平台。不过,目前我国物流平台仍然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少平台企业黯然退场。
尽管国内物流平台成长迅速,呈多样化发展态势,少数平台的服务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但总体仍处于初级阶段,商业模式、定价、质量、市场秩序等方面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促进物流平台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是以需求为导向,以市场为核心。物流平台发展要以解决行业痛点、把握市场趋势、为用户创造价值、让用户有良好体验为中心,设计好物流平台的使命、市场定位、功能模块、服务内容、运作流程、盈利模式、经营规则,明确物流平台的核心价值及其创造方式。物流行业痛点很多,一个物流平台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必须聚焦某个或某类痛点。痛点也是分阶段的,不同发展阶段痛点不同,相应要形成不同的解决方案。另外,市场不断细分、需求持续升级,平台服务要努力实现供需的有效匹配。
二是深度专业化,提高差异化服务能力。差异化战略是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有力手段。差异化的产品或服务不仅能够满足某些消费群体的特殊需要,也将降低客户对价格的敏感性,客户愿意为其产品支付溢价,使企业避开价格竞争。针对目前物流平台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平台应明确市场定位,专注细分市场,根据自身优势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三是积极拓展“互联网+”“ 智能+”。为了增强物流平台的连接能力、感知能力、响应能力与运作能力,要积极拓展“互联网+”“ 智能+”,深度应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为物流供需、物流各功能环节、供应链全链赋能,打造智慧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平台。
四是持续创新商业模式。国内物流平台类型多样,各有侧重。一些成功的物流平台符合自身的战略定位与现有资源状况,并优化了用户体验,抓住了用户“痛点”。但是,如果物流平台一味模仿其他平台的商业模式,那它永远只能成为追随者,难以树立自身的特色。所以,物流平台在重点功能上需要持续创新。例如,一些外贸物流平台提供快速通关、物流金融、供应链管理等功能,大大提高了自身竞争力。
五是打造开放、共享、共生的生态体系。物流平台应着力推动线上线下资源的有机结合,把生产商、流通商、服务商、货主、代理、车辆、司机等各个环节逐步整合到平台。可以通过对物流链与供应链各环节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分析,最大化为各类主体创造价值,构建共利、共赢、共享的生态体系。
物流平台未来发展离不开以上五点,而物流平台的诞生正是为了以互联网的方式解决传统物流模式下的痛点,也是顺应物流的智慧化、信息化趋势。最重要的是,物流平台有能力实现物流三流闭环的控制,这是金融渠道看重物流平台、希望和物流平台合作实现资金使用,实现风险可控、利润稳定的万亿级物流资金市场的好渠道。毫无疑问,金融渠道+物流平台将是助力物流企业发展的一条不错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