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支持中小微发展,中小微企业已经可以看到美好的未来。
当前,国际产业竞争已经不再是单一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是平台化、生态化的竞争,是产业链综合竞争优势之间的较量。从整个供应链的视角来看,大型企业的发展绝对离不开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在一个产业链中,中小微与大型企业应该是一个高效合作的生态。
大企业规模大、资源多、行业影响力强,中小微企业经过近年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总量、税收、就业乃至创新中的主力。用大企业的雄厚资源与中小微企业的创新活力相碰撞,二者相辅相成才是一个健康、充满活力的市场。
在日本,不少中小微企业常年耕耘某一个细小的领域,坚持小而美,走自己独特的道路。他们在自己的领域成为日本全国知名甚至全世界知名的企业,这样的企业往往被称为“隐形冠军企业”。也有不少企业选择做大企业的稳定的供货商,和大企业同步成长。再者,与中国相比,日本行业协会发挥的正面作用往往更大。尽管中小企业力量比较小,但许多时候团结起来团体作战往往效用不可小觑。
在我国,中小微经济经过近年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经济总量、税收、就业乃至创新中的主力。但是伴随粗放式发展,我国中小微企业存在众多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数量过多、过度拥挤竞争、盈利能力差、议价能力差、平均创新度不高、附加值低、管理不规范,这导致我国小企业平均寿命较短。并且,由于中小微企业信息收集困难、风险较大,融资难等问题依然存在。
当前世界经济又来到一个十字路口,中国经济的攻坚克难毫无疑问到了一个新阶段。在此背景下,小微企业的重要性全面凸显起来。
稳增长、稳就业,核心在于稳定小微企业。
我国整个新动能的转换,不仅仅体现在大型企业的升级,更重要体现在占中国经济GDP60%以上,税收占50%以上的中小企业升级换代,体现在它的技术、管理模式、企业家精神更新之上。中小微企业在新动能的成长中间已经起到最为微观基础性的作用。
随着目前经济下滑压力加剧,要想稳经济,很重要的就是要稳定小微经济。要使小微经济在目前的状况有稳定的预期,首先要有充足的信心。同时,也需要政府部门在现有的一些政策上面进一步进行拓展支持,全面推动中小微企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但是,如果政府想点对点的对小微企业支持,面对超一亿数量的小微企业,这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管理成本无穷大。因此,平台化、体系化支持显得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就是要助力搭建产业集群化,构建中小企业的产业生态。梳理出大中小微企业生态链,使他们的比重相对合理。事实上,已经有很多地方以产业集群打造区域的增长极。而在这样一个集群里面,一些小微企业与中型企业、大型企业对接,企业生态得到很好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