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社会物流业的发展,物流经营组织呈现出多层次性,专线物流就是其中快速发展的一种。据介绍,专线物流目前仍是中国物流公路运输的主体,其在公路运输总量里的占比仍然高达70%以上。
所谓物流专线运输,是指在两个特定的城市间以公路货物运输的方式所构建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模式,包括普通货物运输和异域快递,具有门对门、门到站、站到门,站到站运输服务的特点,还具备网络化信息服务功能,可以应用信息系统对运输货物进行状态查询和监控。
最早的专线物流开始于明成祖时期,朱棣下令整治的京杭大运河。朱棣称帝后,为了迁都,下令重新整修京杭大运河,疏通漕运,让战略物资、粮草能够从杭州一带直接直接运往北京,南粮北运十分方便,不但开拓了北京的水利发展,还提高了物流的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由此,京杭大运河成为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专线物流!
专线最大的特点就是点对点“直达”运输,不分拨,不中转。专线物流的首要优势就是可以节约成本。由于专线物流在到达区域的网点多,货物在途时间短,价格比一般物流要便宜,而且走到时间确定,能满足较急的货物。
目前我国物流专线主要存在三种形式:省际拼,是刚需,是运输通道,营业额高但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在上海,省际专线日均都能发车的不足四成,1000公里以上省际拼会受到铁路的冲击;市内拼,也是刚需,营业额比较低,其实是靠商品的属性在拼。市内拼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资源,不管是什么样形式的运输,最后总要到市内拼,专业领域,程度高,需求比较个性化;省内拼,是介于省际拼和市内拼的一个补充,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发展方向,将来专线更多集中在这个领域之内。
近几年,由于运营成本越来越高、政策管控越来越严、竞争越来越激烈,导致物流专线生意是越来越难做,有不少专线物流公司老板发出感慨“生意是一年不如一年”。
事实上,专线物流的盈利点在于配载,配载的货量越充足,配载用的货车越大,盈利能力就越强。当前,我国专线运输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运作不够规范,从业务流程到服务标准,企业间差别较大,缺少规范化的企业管理制度和规章;
二、过度竞争明显,同质低价竞争制约了企业的健康发展,一批货,你2万元在做,也许转手之间别人1.5万元也在做;
三、企业规模小,难以发挥规模经济效益,物流市场上存在着许多一个门面,一台或十几台车组成的专线物流公司,他们更多的被贴上 “散、小、乱、差”的标签;
四、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制约了现代物流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专线物流的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应对之法首要提升自身素质,练好硬功,然后再向第三方物流发展,或者向网络型零担、专业运输、大车队转型。第三方物流可以作为解决方案,但同时对专业水平要求也更高,专线往这个方向发展将面临有很大的风险,较上规模的专线公司还是可以尝试。中小型的物流专业公司则可以通过专注于服务链条上的某些节点的专业化获得转型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