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以来,很多领域都走了一个超常规的发展路径,对物流供应链行业而言同样如此。尽管目前我国在物流供应链领域的一些技术专利产品的开发、管理效率管理水平等都在不断提升,但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距离。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宋华教授认为,“未来的时代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近几年来,随着物流行业的竞争加剧,物流市场空间不断缩小,各个物流企业都在抓紧布局,加速企业升级。尤其在物流供应链领域,阿里巴巴、蚂蚁金服、京东等行业大佬持续加资布局供应链,加快企业转型。
而供应链金融作为供应链的衍生产品,首先受到了业内各界精英人士的重点关注。
供应链金融缘起于传统银行,而在互联网技术的冲击下,金融的门槛随之降低。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对于核心企业来说,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能为其分担资金风险;对于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而言,则可以在核心企业的信用支持下,以较低的成本顺利地获取贷款额度。对于银行等资金方而言,通过与核心大企业的合作,可以掌握供应链条上的完整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等核心数据,从而更有效地控制风险。这对三方来说,是彼此获益,合作共赢的。
宋华教授也认为,通过搭建产业供应链的服务平台,将各类产业主体和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整合汇聚平台,推动金融服务是行之有效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此外要做好跨组织的供应链运营管理,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包括产业链上下游以及不同企业、不同组织之间的云信用和云金融服务。只有这样中国的产业竞争力才有望实现,中国的供应链金融才能踏踏实实落地。
就目前我国现代化物流企业的发展来看,物流企业不再是仅仅提供物流服务了,还开始拓展金融业务,发展供应链金融,并向供应链其他环节延伸相关业务。
有专家提出,2019年现代化物流企业的供应链运营管理能力会更强,对供应链的协调掌控能力也将同步提高。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与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物流的组织技术已进入全球供应链管理时代。先进的物流企业向供应链服务转型成为重要趋势,供应链能力也将成为检验物流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尺度。近两年,我国物流企业对供应链业务很是看重,同时该业务也具有很高的附加值。业内专家认为,2019年物流企业将会在供应链服务领域展开更加激烈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