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也出现了“逆全球化”倾向。在这种情况下,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规律之一。
创新和融合的互动,是伟力之源。新时代,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为融合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互联网带来的新事物层出不穷,也引起热烈的讨论。有人好用“颠覆”这个词,其实,颠覆是表象,融合是主流。
新机遇: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融合发展
构建交通物流融合发展新体系,是物流业转型升级的客观需要。当前,我国物流业呈现出新的特点。从增长速度看,结束了过去十多年的高速增长,步入中高速增长阶段,长期掩盖的问题开始显现。从需求结构看,与居民生活相关的物流需求仍将增长,生产资料类需求增势减弱;中西部以及农村物流需求增速加快,外贸需求增速放缓。从资源条件看,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日趋完善,对物流运作的“硬约束”开始减缓,要素成本、资源环境负担进一步加重。从增长动力看,新技术、新模式不断出现,整合优化、创新驱动成为新的动力源泉。总体来看,与交通运输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是物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新路径。
构建交通物流融合发展新体系,是两业融合发展的新要求。近年来,我国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物流业持续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衔接互动的发展格局。但也要看到,交通与物流融合发展不足,交通枢纽与物流园区衔接不够,多式联运和供应链物流发展滞后,运输标准化、信息化、规模化等问题依然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优势的发挥和物流业整体水平的提高。构建交通物流融合发展新体系,促进两业融合发展,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顺应现代物流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发挥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优势的必然选择。
新时代:数字经济与现代物流融合发展
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中国快递协会会长高宏峰表示,数字化技术正在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在技术创新方面,物流业不能单打独斗,需要与其它行业共同发展,联合创新。为此,物流业要树立“无中生有,有中生新”的理念,服务要智能化,管理要现代化,运输要高效化;同时也要重视末端,走向国际,与其他行业融合发展。高宏峰还进一步表示,物流行业要加快与其他业态的融合发展,在多式联运方面加强统筹协调,让服务、管理、运输更加高效,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
在5G即将到来的今天,现代物流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正如宁波市服务业发展局局长谢月娣在中国(宁波)现代物流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主题大会中提到,我国物流业多项指标排名世界前列,论规模已经成为世界“物流大国”,但距“物流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围绕建设“物流强国”的目标,我们需要全面推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倡导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生态化协同和平台化共享,大力建设物流互联网等数字物流基础设施,加快物流要素全面连接、融合发展,鼓励智慧物流创新发展,引导推动模式创新、组织创新、业态创新。
制胜之道:物联科技与现代物流深度融合
近年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智慧物流进入商业化发展高峰期。物流企业已经意识到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潜力,托盘、集装箱、货架、车辆等传统物流要素借助物联网技术,相互连接快速搭建起了覆盖全国的物流信息化网络。
随着“互联网+”行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经营创新活动借助物流信息平台展开,一批专注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物流科技型企业崭露头角。根据Gartner发布的2018年技术成熟度曲线,物联网平台、5G、无人驾驶、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未来3至10年左右将逐步成熟,广泛应用于仓储、运输、配送、末端等各物流环节。
智慧物流的未来已来,虽然目前还只是离散地分布在现实世界的各个角落,在物流活动的各个领域积聚着量变,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对于物流的影响已经初见端倪。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定义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预见,智慧高速、智慧型物流园区、物流物联网络等新型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将进一步加大,物流与物联科技的深度融合,将是未来竞争的取胜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