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物流成本占GDP比例大约为15%,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大约为8%左右。多年来,我国一直面临着社会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难题,而降低物流成本也一直是物流业的重要课题。
物流成本是指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包装、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等各个活动中所支出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总和。
如果按物流的功能,可以对物流成本做如下分类:
1. 运输成本
主要包括人工费用,如运输人员工资、福利等;营运费用,如营运车辆燃料费、折旧、公路运输管理费等等;其他费用,如差旅费等。
2. 仓储成本
主要包括建造、购买或租赁等仓库设施设备的成本和各类仓储作业带来的成本。
3. 流通加工成本
主要有流通加工设备费用、流通加工材料费用、流通加工劳务费用及其他。
4. 包装成本
主要包括包装材料费用、包装机械费用、包装技术费用、包装人工费用等。
5. 装卸与搬运成本
主要包括人工费用、资产折旧费、维修费、能源消耗费以及其他相关费用。
6. 物流信息与管理费用
包括企业为物流管理所发生的差旅费、会议费、交际费、管理信息系统费以及其他杂费。
近年来,随着日益旺盛的物流需求,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对物流业也日益关注。各部门在加大简政放权、减税降费力度方面研究出台了一系列具体举措。
各地频频出招降低物流成本
比如,2018年河南省对符合条件的运输国际标准集装箱的车辆,实行高速公路通行费优惠70%,同时在全国率先实施货运车辆行驶高速公路分时段差异化收费政策,累计减免运输企业通行费13.6亿元。广州市政府免除广州港货物港务费中的地方政府留存部分,免除港口设施保安费中的公共统筹部分,为此每年将降低企业物流成本超1亿元。四川省对进出省内主要水路集装箱运输的泸州港和宜宾港,且正常装载的集装箱运输车辆,其公路车辆通行费按计重收费标准的40%收取,2017年该项政策优惠约0.3亿元,2018年优惠预计在0.4亿元左右。
降低物流成本新政不断出台
2019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浙江省属及市、县(市)属国有全资和控股的高速公路路段,对使用浙江省货车非现金支付卡的合法装载货运车辆试行通行费八五折,进一步降低高速公路货车通行费;在该省范围内对从事内河集装箱运输的船舶免收船闸过闸费,降低内河物流运输成本等。4月1日起,浙江省国际标准集装箱运输车辆高速公路通行费将下调,进出指定收费站(宁波舟山港周边10个收费站)总体通行费根据不同距离按递远递减原则下降。
4月,武汉市制定十六条措施降低物流成本,包括统筹基础设施规划布局、补齐基础设施配套短板、引导城市配送资源整合、推进末端物流设施共享共用、优化城市配送车辆通行管理等,根据武汉市物流局的规划,将力争2019年降低企业物流成本2.85亿元以上。
2019年1月1日起,武汉市取消了总质量4.5吨及以下普通货物运输车辆的《道路运输证》,简化货运行政许可,小宗货运车主直接受益。相关部门预计,武汉市4.5吨及以下货车有3.5万台,每台车辆可凭这项政策节省综合性能检测费230元,共可减少货车成本805万元。来自武汉市发改委的消息显示,今年一季度,降成本持续加力,一季度降低企业物流成本0.7亿元。
多方举措下降本增效问题依然严峻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中国物流学会会长何黎明指出,“2019年物流成本高、效率低问题依然严峻。”企业成本上涨压力依然较大,物流用地难、用地贵问题依然突出。由于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不畅,中间环节多、损耗大,降低运输成本难度加大。
当前,物流降成本全面进入攻坚期。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人民银行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2019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推进物流降本增效,取消或降低一批公路、铁路、民航、港口收费。同时,着力提高物流效率,深入推进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全面推广无车承运人发展。
交通运输部交通科学研究院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彦林认为,“与此前相比,2019年物流降本增效有两大变化,一是运输结构调整会进一步加快,去年是准备期,今年会下更大力气,难度也会进一步加大;二是营商环境的改善,制度性降成本力度加大,推出了很多措施。”
何黎明认为,下一步要促进物流降本增效向提质增效转变,还要引导工商企业优化物流成本管理,从降低物流企业成本向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乃至整个供应链物流成本转变。大力推广应用现代供应链等新模式和智慧物流等新技术,降低全链路物流成本。“建议制定智慧物流专项规划,推动智慧物流模式创新。鼓励骨干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实施中小物流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