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是收获的季节。

在资金需求旺盛和物流企业转型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作为国内极具影响力和关注度的物流金融年度行业盛会——2019第五届中国物流金融创新高峰论坛于9月26日在深圳隆重举行。

此论坛由万联网主办,高达软件、e签宝、普洛斯金融、全致金科、百融云创、物润船联、易流科技、G7、徙木金融、中交兴路等作为赞助单位,汇聚物流及供应链管理、金融+投资、B2B及产业平台、金融科技及软件系统等在内的300+精英,共同探讨2019年物流供应链创新发展,并对物流金融的发展方向与相关落地实践进行了深度讨论。

论坛以“场景·科技·风控”为主题,围绕“无车承运”、“物流企业转型升级”、“货押融资”“运力金融”、“物流大数据”、“物联网金融与监管”、“冷链/跨境物流+金融”等多个话题,解析物流金融热点、难点、痛点问题,搭建物流金融各参与主体之间交流互通与深度合作的平台,推动行业共襄盛举,合作共赢。

全致科技创始人、CEO曾柳斌

在此论坛上,全致科技创始人、CEO曾柳斌做了题为“科技赋能,物流产业的金融实践与思考”的主题演讲,曾柳斌表示,“超过80%的中小微物流企业都面临着融资难题,金融科技企业要做的就是为他们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成功率。”

全致集团与会高管人员

中小微物流企业融资成本高,融资承受力弱

数据显示,我国物流企业的贷款融资需求,保守估计在3万亿元以上,但被传统金融机构满足的需求不足10%,而公路运输公司由于规模小、经营分散,传统金融机构为其贷款的比例不到5%。

十六年的物流从业经验让曾柳斌更加明白当前物流企业面临着怎样不容乐观的发展现状:持续性、高频交易、行业竞争激烈……企业边际利润逐年下降。在如此严峻复杂的环境下,中小物流企业想要突破发展瓶颈,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融资问题。

“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关键得从融资贵的角度考虑,再去解决贷款准入门槛问题。”曾柳斌阐述到。市场并不缺少小贷公司、保理、信托等贷款机构为物流企业提供资金,然而其融资成本往往很高。究其原因,是中小微物流企业小而分散的特性,对于银行来说,放贷风险很大;同时,由于运价降低、油价上涨、结算周期延长等种种原因,其融资承受能力也不高。

举一个例子,某家大型制造型企业物流业务外包,根据财务要求最终招标设上限为税后利润8%留给物流企业(成本充分透明),那么参与投标的物流企业则开始计算,8%的利润除去资金成本之后还有没有净利润?

以一个2000万元/年的项目为例,3+1的结算周期,那么这家物流公司所需要垫付700万元,其中扣除部分应付款1个月,最终得出该项目参标物流企业应准500-550万元的资金投入。按8%利润计算,约为160万元,如这个时候资金成本为18%(对应资金成本将达到100万),那么意味着该物流企业仅剩余60万元作为管理费+净利润,可想而知,这样的情况下,该物流企业已经毫无利润空间,甚至还将面临第二年项目竞标、资金断贷的可能。从而导致很多金融机构以规模为导向,将18%甚至高于该利率定价的资金投向终端市场,最终结果则是大范围的逾期、不良频繁出现。

因此,低成本的融资对于80%的中小型物流企业来说,才是真正的“救命药”。而这样的一剂药是离不开严谨可靠的风险控制的。曾柳斌也表示,最好的风控应该是让真正需要资金支持的企业拿到资金,并用于实际日常业务,同时还必须是一个可持续的资金投放。

金融科技企业要做的是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成功率

千百万的中小微物流企业因为融资问题在行业内挣扎生存,严重制约了其做大做强的发展步伐。“作为一家金融科技企业,我们能做的就是帮助中小微物流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成功率。”曾柳斌如是说。怎么去实现这一目标呢?全致采用的做法是先融入场景,再解析场景,最后还原到场景中去。

1融入场景

过去三年,全致全面布局物流后市场,搭建并完善包含油品贸易、ETC、保险、汽配商城等多业务板块的智慧物流生态圈,同时,“2019无车承运人资质”也为生态圈的绿色循环持续蓄能,共同为今后服务中小微物流企业解决其融资难题做好充足准备。在此基础上,全致金科以物流行业为突破口,以金融技术为底层,通过自建的物流SaaS管理平台——启运网来为用户提供在线授信申请和支付的全方位业务场景解决方案。

2解析场景

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中小微物流企业是一个怎样的群体。他们的规模多在300-2000万,企业规模小、成本高、获利能力弱、财务制度不健全、信用等级偏低,这也直接导致其融资渠道单一、融资结构不完善,严重制约了他们的发展脚步。环环相扣,也正因此,小微企业普遍比大中型融资成本高约4-5%。尽管如此,大部分的中小微持续经营能力及意愿依然很强,应收账款回款率也不低。

在这样的背景下,融资难尤其是融资贵,已经成为中小微物流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突破之法在哪里呢?兼具稳定性、合规性、安全性、资金成本低的贷款机构成了他们的最渴望的合作对象。然而想要银行放款,银行又是什么态度呢?

对于银行来讲,物流业这个数亿级的蓝海市场他们很乐意加入,其顾虑的是能否做到“放得出去,收得回来”。层层剖开来看,银行的需求无非以下五点:

1、能识别并反映存在风险的物流企业,即确保借款人有还款能力;

2、能确保借款人有还款意愿;

3、确保资金的使用与场景相匹配,不会被挪作他用;

4、标准化的批量授信;

5、有高信用的第三方担保,风险可控。

满足这五点要求,中小微物流企业想要获得银行的资金将会变得轻而易举。总结来说,就是一套稳定的风控体系、清晰的业务场景、全流程的数据监控。

3还原场景

全致蛰伏三年,以科技赋能物流产业,打造开放式物流SaaS管理平台,同时运用GPS+基站定位、大数据监控,实时掌控物流企业订单详情,从清晰的业务场景出发确保物流企业业务的真实性,从而将物流企业的运营数据成功转化成信用价值。同时,全致金科使用与物流真实业务场景相匹配的风控体系,有效识别物流企业的和司机经营状况,做到最大化安全防护,全面确保收授信资金安全。并且,指定实际用途的授信将确实把控支付场景,确保资金用于企业发展。

一直以来,全致金科以金融科技企业的身份,以技术手段与风控体系相结合的方式,为中小微物流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成功率,从而达到银行、物流企业、金融科技企业的三方合作共赢局面。

“明鉴”金融科技+区块链技术赋能物流产业沙龙对接会

实际上,两天前,曾柳斌也曾就“科技赋能,物流产业的金融实践与思考”这一议题,在由创业邦宁波保税区金融科技(区块链)产业园主办的“明鉴”金融科技+区块链技术赋能物流产业沙龙对接会上,与众多协会机构、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区块链企业、物流产业企业等与会嘉宾进行热烈探讨。大家提到,金融科技企业是架起银行与物流企业间融资桥梁的关键。对于银行来说,进驻物流行业有很多不可忽略的难题,而金融科技企业的想法有很多的创新点,有时候甚至走在银行的前沿。银行与金融科技企业的开放合作之态,必然将会成为当下新的潮流。

曾柳斌也表示,尽管近年来金融科技+区块链技术一直在赋能物流行业,但中小微物流企业的融资难题始终存在。如何利用技术解决中小物流企业小而分散特性带来的融资贵难题,帮助求生欲强、诚信机制良好的中小微物流企业获得资金投入生产进而转型升级,还需要金融科技企业“多下功夫”。

“中国物流金融50佳企业”授牌仪式

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行业内优秀公司的助力。此次论坛现场发布了“中国物流金融50佳企业”评选结果,对物流金融领域的领先企业与新锐企业进行表彰。全致金科凭借在物流及供应链金融领域的杰出表现荣获“中国物流金融50佳企业”,该奖项既是对全致金科以往深耕物流与供应链金融领域的肯定,也是对全致金科再接再厉的支持与期望。

全致供应链总经理刘奇上台领牌(右4)

得市场者得天下。在物流金融这个新兴的、潜力巨大的市场中,全致金科坚守合规·创新·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强和完善金融技术与风控手段,为中小微物流企业提供优质、专业的产品与服务。

今后,全致将一如既往的以服务中小企业为责任,致力于运用技术手段,帮助中小微物流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助力普惠金融发展,为实体经济发展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