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对我们金融公司CEO陈旭然有深入的了解,是在公司的年会上,没有想象中高精尖金融人士的精明,也没有一般“上位者”会有的距离感,反而给人一种儒雅亲切的感觉,很舒服。

他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吧。英国拉夫堡大学金融与管理硕士、英国华威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供应链及物流管理硕士,先后任职于瑞银证券、汇丰银行深圳分行、美国华美银行香港分行,漂亮的履历让人啧啧称赞。一路走来,他用他独特个人魅力与扎实的业务能力吸引着众多企业,全致,就是其中之一。


 5X6A4070_副本.jpg

 

一个饭局引发的缘分

据他说,和公司的结缘,要追溯到16年年底,公司CEO曾柳斌去深圳拜访一位投资人,而这位投资人恰巧是他的顾客,缘分就是这么的奇妙,因为一顿饭,因为一个人,他们就相识了。给他留下最深印象的,并不是公司的商业模式,而是曾柳斌这个人。用他的原话说:“在当时,我就觉得曾总是一个非常有激情而且有领导气质的人。”在饭桌上,曾柳斌详细的讲述了他是怎么样从物流行业的基层一步步脚踏实地的做起来的,这让陈旭然很是感慨,“这些年见过的项目很多,见过的初次二次创业者更多,但像曾总这样从实体中出来,又回到实体去服务实体的,真不多。所以当时全致一下子就吸引了我。”

被吸引的又何止是他一个呢?陈旭然对境内外银行的风控、法规及金融市场的深刻理解、对金融机构管理体系的熟悉以及他多年的从业经验,都深深的让曾柳斌赞叹。

一年后,陈旭然放弃高达百万年薪的稳定工作,毅然决然的加入全致这个还很年轻的公司。而这,是连他自己都万万没有想到的:“当初我以为曾总能要到投资就不错了,毕竟投资人那么忙,应该不会轻易加入团队。没想到一年后,不仅投资人和他的钱,就连我也一起加入到了公司。”

加入公司后,他主要负责两大块事务,一是联系资金端,P2P、小贷公司等,另一方面,是主持公司的融资业务。

通过扎实的金融功底与敏锐的市场洞察力,陈旭然打破原有的格局,对公司金融业务的运作方向做了相应的调整。他提出平台化的战略方向,引导公司成为资金端和资产端之间的平台,提供对接撮合业务,希望通过这个方式,让公司具备上规模的能力。

从传统银行跳转到初创企业,其中的改变无疑是巨大的。他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在开拓性的业务上,而不是遵循既定的规则。对此,他乐于接受任何挑战的同时也表示,虽然处理事务的方法会有一定的改变,但有些东西是不会变的。比如,全致在风控制度、内控制度上严格把控,和金融机构一样,把业务部门和风控部门严格分开,相互制衡。


 5X6A3971_副本.jpg

 

放弃的是百万年薪,收获的是长久事业

我们对他的过往实在是好奇,在某次闲聊中也曾问过,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放弃百万年薪而选择加入全致?毕竟没有人会跟钱过不去吧?

对此,他微微一笑说:“做人做事,目光要放长远,不要被眼前的利益迷住了眼,拿我们金融的名词来说,全致是支‘潜力股’,我怎么会轻易放过呢?”

他认为,供应链金融是一个方兴未艾的行业。在过去数年,这个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行业中的很多巨头已经发展得很好,很多资本也在涌向这个行业。未来,随着征信体系的完善、物流网区块链等技术的进步,供应链金融行业将会迎来更大的变革。像全致这样以数据为主导的、针对垂直领域的供应链金融公司,也将是未来的趋势。顺势而为,才是智者之举。

全致创新型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将自己很好的与其他企业区分开来,正因为此,不管这两年供应链领域如何的风云诡异,也不管竞争对手是大型的传统银行还是小型的P2P、小贷公司,全致都能自信面对。

传统的供应链金融,主要是基于核心企业的贷款业务。本质是基于对核心企业的信任,以及将这种信任进行传递。而中小微物流企业由于和核心企业对话时不具备话语权,很难获得确权,所以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并不适用他们。

而全致作为抓手的,是我们的大数据和对数据的把控能力。公司主动采集需要的数据,在确保数据本身真实性的同时,保障数据和物流企业运营状况具有强相关性。在拥有优质数据的同时,打造了优异的算法,这么一来我们就能通过数据的采集进行判断,来给中小微物流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而不需要依赖抵押物或者核心企业。

P2P、小贷公司对我们而言,则是一个合作伙伴的关系,而非竞争关系。通过为资金端提供获客和风控的服务,提供信息流和客户,而资金则由资金端提供,我们并不直接募集资金。相比P2P,可以定义为B2B,Business to Business,我们的两边不是个人和个人,而是机构和企业。

何为创新型的供应链金融模式?陈旭然表示全致的优势也是极其的明显。

首先,业务对象上的创新。我们做的金融服务类型,在市场上是比较少有的。对传统金融机构而言,要做物流这个垂直领域,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而我们在这方面为他们提供服务,为他们省时省力。

其次,技术上的创新。我们将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来打造我们的风控模型,让一些原本很困难的业务变得具有可行性。

再者,模式上的创新。因为技术的创新,得以在模式上进行创新,让资金端相信我们具备保障资金安全的能力,同时让资产端真真实实地受益。而且通过大量的获客和数据累积,我们将有能力去建立一个物流供应链的生态体系。

正是因为以上种种原因,全致现目前的直接竞争者并不多,在这个细分市场上也还没有真正强大的对手。毕竟,供应链金融平台专注于物流行业的并不多,物流类的互联网企业虽有涉足金融的,但没有像我们这样专注于一块的,服务的对象也不是物流企业,更多的是司机。跟他们相比,全致更专注,且力求更专业。

我想,对于刚过而立之年,初为人父的陈旭然来说,一份可以一辈子去奋斗的事业,比百万年薪更重要吧。

 

未来可期,你我共同期待

不得不感慨,时间过的飞快,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大半年的时间真的是眨眼间就没了。这期间,他见证了公司一步步变得越来越强。强是强在公司越来越兵强马壮,强有力的队友纷纷加入技术、风控、销售等多个部门,一支梦之队已经打造成型。“团队是一个公司最最宝贵也是最最重要的资产。这么多的优秀人才的加入,让我对公司的领导核心、经营模式、未来发展更加有信心。”

目前正是公司业务迎来迅速发展的前夜。在过去的数个月里,全公司上下攻坚克难,积极应对挑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挥洒的汗水、辛勤的耕耘,都将迎来大丰收,感谢所有的同事的努力!在创造物流行业一站式平台的路上,让我们一起披荆斩棘,共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