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5G移动网络不断迭代,供应链的发展也产生了更多变革。
首先,供应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终于等到国家重视供应链管理。2017年10月31日国办发[2017]84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2019年4月10日《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等8部门发文:引导绿色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国家的支持将促进供应链管理效率更快提升。
根据国办发[2017]84号文,供应链的定义如下:
供应链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质量和效率为目标,以整合资源为手段,实现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全过程高效协同的组织形态。
从业务内容上讲,供应链由客户和供应商两个部分组成,在两者之间是加工、配送、信息和资金流动的环节。其中,无论过程怎么变更,核心要素永远都是及时、准确、优质、低成本地完成工作并交付给客户。
供应链管理则是指从供应采购开始到最终满足客户的所有过程。供应链管理过程中,涉及到原料供应商、制造商、客户以及通达客户的分销渠道,形成了一个较为复杂的网络体系。
显然,供应链管理是一种体现着整合与协调思想的管理模式。它要求组成供应链系统的成员企业协同运作,共同应对外部市场复杂多变的形势。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利用信息化提升供应链体系信息传输速度,可以从需求端获得更多的信息,并利用透明的信息,低成本的引入供应链金融,可以优化产业结构,也就是说,供应链管理体系可以实现供给侧改革。
供应链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概念。如何实现高效、快速、低成本的信息、物流、资金的流动,以满足客户需求,是企业供应链管理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要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首先要提高配送速度。从供应商到需求方的中间有一个配送的过程,在此期间,如果能够在满足客户需求的配送手段下,采用低成本、减少中间环节,就可以有效提高配送速度。其次,要平衡供需。企业库存和供应是相互制约的,一方面要快速满足客户需求,另一方面要控制库存,这个平衡点是最佳节点。换言之,客户需求是企业供应的前提,而能够及时满足客户需求则需要一定的库存量,以确保在规定时间内,满足客户对产品的需求量。
得当的企业供应链管理方案,可有效提升客户的满意度,提高交货的可靠性和灵活性,降低企业库存,从而降低企业成本,并将企业整体“流程品质”最优化。
供应链管理主要精神
透过整合供应链成员之间之资源与程序,以创造更高的供应链价值。
企业延展性(extended enterprise)
延展性企业有别于过去企业组织的构建方式,不再将所有价值链功能都自己包办,而是着重在核心能力的发展,并将非核心能力部分外包给严格选择与管理的企业伙伴,与之建立长期的联盟关系,形成一个关系稳固的虚拟价值链,不断追求创造更高的联盟体价值。例如东芝、苹果。
虚拟整合(virtual integration)
供应链成员之间彼此紧密协作以取得集中式供应链管理的优点,同时又能保持成员各自独立的自主及控制权的一种实业运营模式。虚拟整合是延展性企业的核心能力,也是供应链管理的主要职责所在。例如联想,戴尔电脑。
策略联盟(strategic alliance)
两家或两家以上公司基于共同的策略目标,从事相互经济利得的企业活动,通常是属于多方面,目标导向以及长期的一种伙伴关系。共同目标将促使双方投入比一般性交易活动更多的资源,对联盟的双方带来长期的策略利益,联盟企业活动所产生的风险与报酬由彼此协议互相承担或分享。
协同作业(collaboration)
定义:参与供应链的所有企业均积极地协同作业,向共同设定的目标积极迈进。
供应链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主要潮流,不少企业均积极投入建设供应链管理机制,从组织,制度,咨询系统,教育培训各个方面发展。但是供应链发展的关键成功要素往往在于行为面,即企业与企业间的互动模式是否理想与健康。
关系管理(relationship management)
权利、风险、领导地位
供应链领导者的主要工作乃是激发成员协助的意愿,同时确保与供应链整合的相关功能得以由最适合的公司执行。供应链领导者的一重要角色是创造供应链成员共同认可的期望,即因加入供应链关系所产生潜在利益的期望。供应链领导者往往需要鼓励非正式沟通及对一些供应链改革实验意愿高度投入的行为。
在这样一个追求效率的时代,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是提高企业绩效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只要管理方案得当,整个链条上的企业都可以利益最大化。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合规是天长地久的保障,脱离合规追求效率,往往最后舍本逐末。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的前提必须是:合规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