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整治和规范发展,把依法合规的小贷公司搞得越来越多,非法放‘现金贷’、‘高利贷’的公司变得越来越少,这才是整治的本意。”近日,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上,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协会(以下简称“中贷协”)党委书记、会长向为国针对近日渐次落地的现金贷、网络小贷监管政策发表观点。

      为整治互联网金融乱象,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特别是网络小额贷款业务2017年最后两个月,政府接连下发多个文件:

11月21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特急文件《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通知》;


2-1.jpg


11月28日,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向会员单位下发了《关于成员单位开展业务自查工作的通知》;

12月1日,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

12月7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下发《互联网金融个体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规范》和《互联网金融个体网络借贷资金存管系统规范》;

12月8日,银监会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小额贷款公司网络小额贷款业务风险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2-2.jpg


国家如此密集的出台监管法规,正说明了国家对P2P行业的重视,监管越发严格的小贷行业,将会越发规范、合规,对于投资人、借款人、认真经营的平台来说,都是好事。从政府角度来说,虽然对小贷的监管积极的作出应对,但如何让新兴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监管更主动和有效,也是急需探究的课题。

以下三项有效的监管方式,或许可以作为借鉴。

一、在监管上突出引导网络小贷的普惠性。网络小贷是金融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创新及满足社会弱势金融群体消费需要的产物,有一定必要性,任何试图扼杀网络小贷的做法都是违背金融发展规律的;如果全部棒杀,有可能扼杀金融创新,压抑民众正当的金融消费需求,对我国经济企稳回升不利。


2-3.jpg


二、解决好有牌照不经营与无牌照违规经营的问题。当前,一些持牌企业听到严监管消息后,就对手中牌照意欲待价而沽,这是一个危险信号:经营牌照转手,或为非法小贷公司或现金贷“洗白”自身经营提供条件。尤其,不少网络小贷牌照转手之后为跨区域经营的泛滥提供了温床,风险由此放大。对此,中央和地方政府应着力牌照监管,将没有使用的牌照收回或作废,重新对领取牌照的公司进行登记,视情况再决定是否发放正规经营牌照。

三、各级政府通过大数据加速发展个人征信系统,让年轻、消费能力强、难以得到正轨金融服务机构的群体尽快得到信用服务,而不是禁止现金贷。一旦建设好了个人征信在内的各种基础设置,现在谈论的许多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禁止现金贷不是解决问题,只有发展才能解决问题。


2-4.jpg


在小贷公司的监管上,我们既要遏制网络小贷的混乱无序行为,通过监管措施扭转不利经营现状;又要考虑网络小贷对社会积极作用的一面,不能将网络小贷管死,实现专业性、统一性、穿透性监管之目的,严格控制其非法牟取暴利的企图,确保网络小贷可持续发展,让其真正造福于社会和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