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物流是物流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表现,更是未来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项。

每年11月,电商大促引爆购物狂欢,随之而来的环境隐忧警钟也越敲越响。一个纸箱、一个塑料袋、一大把气泡填充材料、若干胶带、一张运单,拆开包裹,取出网购的产品,剩下的快递包装物全部都被扔进垃圾桶。按业内每个快递包装0.2公斤的标准计算,一年产生超过800万吨的“天量”固态垃圾。

根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数据:2017年中国快递业消耗了塑料袋147亿个、包装箱86亿个、胶带3.3亿卷,编织袋30亿条。同时根据调查,超7成用户会把快递包装当作“垃圾”处理,只有19%的用户将快递包装进行循环二次利用。

在快递业务巨大的体量之下,这些污染量不容小觑。绿色可循环正在成为快递行业的新课题。

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我国物流“成本高、效率低”的突出问题,多力度、多方面的研究出台了一系列具体举措进行改革,以促进物流绿色化进程。

2018年12月,国家邮政局发布了《快递业绿色包装指南(试行)》,鼓励企业积极探索使用循环快递箱、共享快递盒等新型快递容器。但由于快递垃圾回收体系不健全,单纯依靠企业力量推进回收体系建立难度较大,导致新型包装难以推广。此外,目前可循环快递箱仅在消费者端进行推广,尚未与上游供应链厂商形成联动,循环共享体系尚待完善。

这些都是物流行业绿色包装推进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当前,绿色物流已经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正在落到实处。必须要强调的是,绿色物流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绝非一个平台、一个企业能够独立完成,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广泛支持,形成强大合力。

今年4月,苏宁物流“青城计划”正式在无锡落地。结合地区特色,升级了一系列绿色举措。其中,依托苏宁小店上线的快递包装社区回收站,让快递包装二次利用率超过30%。此外,苏宁物流致力于从规划设计、库房建设、运营管理、节能设备使用等方面,打造立体式的绿色物流体系。除了绿色仓储,苏宁物流在运输过程中科学设计最优化线路,降低损耗。配送方面,苏宁物流也将启动新能源汽车运营,共享快递盒开启绿色包装循环使用,最大化实现“绿色”物流。

与此同时,菜鸟、京东、顺丰、苏宁等在内的物流企业和传统的快递企业也在积极部署,从技术上和操作流程方面进行优化和调整,践行“绿色物流”。

专家指出,“一手抓支持与绿色快递物流有关的技术研发,支持绿色物料辅料、可回收利用等项目的试点;一手抓制定绿色物流的标准,这样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引领意义。”

绿色物流的最终目标是可持续性发展,实现该目标的准则是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统一。未来,绿色物流必将成为最大发展趋势,社会各方应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环保理念,践行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