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流,你知道些什么?提起它,你能想到什么?

或许在大多人眼中,物流无外乎就是“送快递的、快递员、顺丰小哥、货物、大卡车”等关键词,或者更多,如密集型、王卫、飞机、顺丰、京东、无人机、配送机器人……

抛开这些标签和零碎的关键词,望向这个不断获得政策支持、资金大举涌入、黑科技接连刷新我们视野的行业,才意识到我们对这个行业所知寥寥无几。

尤其随着“618年终大促”的到来,一家家大佬们一波接一波的对外秀物流黑科技,更是让大家既好奇又惊叹。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物流黑科技”。


4-1_副本.jpg


5月24日,京东物流首次公布了无人仓的世界级标准。这标志着,由中国物流人自主研发的无人仓智能控制系统,正在开启全球智慧物流的未来。此次京东公开的建设标准是以“三极”五自一优为原则,三极指的是极高技术水平、极致产品能力、极强协作能力;五“自”是自感知、自适应、自决策、自诊断、自修复;一“优”则为成本、效率、体验的最优。


4-2_副本.png4-3_副本.png4-4_副本.png


京东无人仓使用了自动立体式存储、3D视觉识别、自动包装、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多种前沿技术,兼容并蓄,实现了各种设备、机器、系统之间的高效协同。其单日分拣能力达到20万单,40000平米的仓库内各种机器人多达上千台,智能设备使用密度之高世所罕见,创造了多个单项指标的行业纪录。


4-5_副本.png4-6_副本.png4-7_副本.png


在随后的5月29日,京东在618 大会上又正式发布L4级无人重型卡车。这些自动驾驶的重型卡车会承接北上广和某东七大区域中心在高速公路上面的运行,承担起干线货运中转和长途运输任务。京东还将在高速公路上建设无人卡车服务区,当无人卡车下高速进入城区前,可以进入无人卡车的服务站,由服务站内的司机完成城区内的驾驶。

京东自主研发的首款无人重卡长9米,高3.5米,宽2.5米,车厢长度约为14米左右,自动驾驶达到L4级别,无人操作即可自动完成高速行驶、自动转弯、自动避障绕行、紧急制动等绝大部分有人驾驶功能。通过车顶车身搭载的多个激光雷达以及摄像头等多传感器融合,无人重卡可以实现远距离范围内的物体检测、跟踪和距离估算,自动判断并作出驾驶行为;通过采用视觉定位和高精地图结合,现有方案已经实现车辆的厘米级定位,即便在隧道中,也可精确通过。


4-8_副本.png4-9_副本.png

 

此外,就在京东发布无人重卡的同一天,饿了么宣布获准开辟中国第一批无人机即时配送航线,送餐无人机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这一标志性事件背后,是饿了么即时配送系统的完善、阿里物流体系的补充。

当天,上海金山区,一架饿了么无人机载着星巴克咖啡,从指定起飞点,飞往指定降落点,两点均有饿了么骑手进行上机与取货。订单显示——下单时间为13:14,尽快送达时间为13:47。

据了解,本批航线均位于金山区内,共17条无人机航线,覆盖58平方公里范围,服务近100家外卖商家;运作方式上,商家到集散点A,以及集散点B到消费者之间仍由骑手送货,但A到B之间的干线由无人机进行配送。


4-10_副本.png

4-11_副本.png


5月31日,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菜鸟物流展区向我们呈现了整体智慧化物流解决方案——菜鸟无人仓,从拣货、分拨、装车、配送再到最后一公里等各个环节,将科技充分应用到物流的每一个环节。

在分拨环节,有一群“长脖子”机器人,采用视觉二维码导航,速度可达1.5m/s,高度1.2米。多台机器人能集群调度,智能规划路径、交通管理,满足订单快速分拨的要求,无需高速分拨传送带、钢平台等固定设备投入,具备更高的柔性。

4-12_副本.png


在装车发货区,当集包篓满后,一个长相略沉稳的机器人就出马了,它转入到集包篓底部并将其顶起,运输至发货月台处。现场工程师介绍,这台机器人亦采用视觉二维码导航,负载可达100kg,速度可达1.5m/s。

4-13_副本.png


在配送环节,菜鸟智能配系统利用大数据调拨,选择最优效率将包裹运到配送站。

4-14_副本.png


通过以上种种案例我们不难发现,随着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步及政策的出台,整个物流行业呈现出“无人化”趋势,一个全新的物流服务时代已经若隐若现。

想要实现无人化,一方面,必然离不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政策的支持。

比如,在AI和物联网技术上,中国已经拥有较强的底层技术实力,人才、技术、数据和场景上也在日益积累,因此经常听到到中国在AI时代弯道超车的说法。


4-15_副本.jpg


另一方面,离不开政策的支持。

就政策层面来讲,国家近年来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物流业转型升级,特别是鼓励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物流技术创新应用。

比如,日前,《民航局关于促进航空物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从地面机场、信息化、多式联运、无人机配送等方面为物流企业发展,可以说了发了一个“大红包”。

还有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第73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支持全新物流运作模式和智能化物流技术发展。


4-16_副本.jpg


不过,目前业界认为,全面普及应用还为时过早。毕竟 “无人化”技术及发展目前还处于前期阶段,技术成熟度、稳定性仍需观察,成本也有待进一步下降。

当然,也有专家预测:“对于物流无人化来讲,某个点的突破可能会带动整个系统的提升和发展,那么无人化物流的普及也可能在某个临界时间迅速到来。”

不管怎样,我们对于无人化物流总是乐见其成,期盼它能早日普及!